斜床身数控车床的主要原理简单来说,即先使用绘图软件建好3D模型,再使用编程软件根据3D模型来编写工序,后将这些数据导入机床,装好工件,启动。车床加工开始前首先需要建模与编程。3D建模的难度由产品结构决定,结构复杂的产品建模较难,需要编程的工序也更多、更复杂。编程囊括了加工的工序设定、刀具选择,转速设定,刀具每次进给的距离等等。此外,不同产品的装夹方式不同,在加工前要设计好夹具,部分结构复杂产品需要做专门的夹具。编程包含了整个产品的加工工艺,后续虽然都是自动完成,但前期编程一定要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操作,避免多次试错提高成本。
斜床身数控车床刀具的几何位置补偿即进行零件加工前先安装好刀具时的刀位点位置和编程设计时的佳刀位点的位置之间的偏差坐标值采用试切的方法。试切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先建立车床的坐标系。以卡盘地面中心作为参考的原点,启动机器后进行归零操作,建立车床的坐标系。
2.选择一把刀具,清空刀补值。先试车端面,手动退出刀具,在刀补表001号中输入Z0,系统自动计算出第一把刀Z向刀补值。手动操作试切外圆,手动退出刀具,对试切值进行测量,选择刀补表,输入测量值,车床数控系统将自动计算出一把刀的X向刀补值。
3.换刀后,采用试切法试切零件一段外径,沿着X方向退刀,并将测得的Z轴长度值输入到刀补表中002号的Z值中,此时车床数控系统将自动计算出第二把刀的Z方向的刀补值。
4.以此类推,测量其他刀具的刀补值和第二把刀的对刀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