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数控车床可加工圆柱面、圆锥面、阶梯面、球面及其它各种回转曲面等几何形状复杂、尺寸繁多、精度要求高的短轴类(或盘类)零件;适于加工直径在Φ35mm(主轴可通过大棒料直径)以下的棒料以及盘类零件,以及中小规格的有色及黑色金属等材料工件的单件或中、小批量生产。
从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看,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多功能和高自动化是数控机床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单台主机不仅要求提高其柔性和自动化程度,还要求具有更高层次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适应能力。
高精度数控车床的切削用量选择是否合理,对于能否充分发挥机床潜力与刀具切削性能,实现高产、低成本和安全操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切削用量选择的总体原则主要针对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进行论述:粗车时,首先考虑选择一个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择一个较大的进给量,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增大背吃刀量可使走刀次数减少,增大进给量有利于断屑,因此根据以上原则选择粗车切削用量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刀具消耗,降低加工成本是有利的。
何为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是指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在工件表面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余量有总加工余量和工序余量之分。由毛坯转变为零件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亦称毛坯余量);一般情况下数控车床操作中,总加工余量并非一次切除,而是分在各工序中逐渐切除,故每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该工序加工余量(简称工序余量)。工序余量是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毛坯余量是毛坯尺寸与零件图样的设计尺寸之差。